《计算广告》,作者刘鹏,2019年9月第2版,第二部分《在线广告产品逻辑》。
1、产品演进
合约广告、竞价广告、程序化交易广告、原生广告
2、广告投放层级
广告主、广告计划(campaign)、广告组(group)、广告创意(creative)
广告计划:广告主的一次投放合同,包括选择广告产品、设置预算分配、设置时间范围。
广告组:一个具体的广告投放策略,包括设置定向条件和出价。
广告创意:最终展示的素材。
3、合约广告
可以是CPT结算时间合约(展示广告),也可以是CPM结算展示合约(定向广告)。
展示量合约也称GD(guaranteed delivery)担保式投送。
4、竞价广告
搜索广告
\[eCPM = CPC_{bid} \times eCTR\]市场保留价MRP(market reserve price)
广义第二高价GSP(Generalized Second Price):按照排序第二的出价收费
VCG(三个人名组合):根据赢家获胜后占据这个位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带来的价值损害
价格挤压
\[eCPM = CPC_{bid} \times eCTR^k\]Myerson最优拍卖
将出价$bid$看作随机变量,$f(bid)$是概率密度函数,$F(bid)$是累积分布函数
\[{bid}' = bid - [1 - F(bid)] / f(bid)\]1、将广告主出价$bid$映射成虚拟出价${bid}’$
2、0作为虚拟出价上的市场保留价,对广告主进行过滤
3、按照虚拟出价上的第二高价进行定价,转换到真实出价域来扣费
对于期望收益可能比较高的大广告主,通过虚拟出价的变换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,以刺激其出更高的价格
广告网络ADN:批量聚合各个媒体的剩余流量,按照人群或者上下文标签的流量切割方式售卖给广告主。
合约广告和竞价广告的区别:
合约广告(所有量的保证和质的优化都由媒体的广告投放机制来统一完成);
竞价广告(市场只负责制定竞价和收费的规则,各广告主量的保证完全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完成)。
5、程序化交易广告
RTB:使用定制化用户标签(在做人群选择时,利用广告主自有数据),在广告展示时,由需求方(广告主)判断是否需要并出价。
其他程序化交易方式,如优选(只有单个需求方、需求方按照自己需求挑选流量、不需要竞价,媒体可以控制广告主的质量)。
私有市场:实时竞价是公开市场拍卖机制,媒体为了保证广告主质量,将拍卖限制在被邀请的需求方小范围内,兼顾优选和实施竞价的好处。
广告交易平台ADX:将媒体流量以拍卖的形式售卖给DSP。
需求方平台DSP:支持RTB、优选等程序化流量购买方式,支持按需求方定制化的用户采买广告。
重定向(把曾经对广告主发生明显兴趣的用户找出来,向他们投放该广告主的广告)、新客推荐(挖掘有可能对广告主发生兴趣的用户)。
供给方平台SSP。
6、数据加工与交易
三方数据划分:第一方数据(广告主数据)、第二方数据(广告平台数据)、第三方数据(其他来源数据)。
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分为第一方数据管理平台和第三方数据管理平台。
DMP通过ADX中转售卖给DSP,DMP的各种用户标签以批量传输的方式提供给ADX,并作为ADX的一个辅助产品售卖给各个DSP。